修改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 > 徽韵资讯 > 心理资讯

2024-03-12 2024-03-12

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 科学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学生心理健康是中央重视、群众关注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均作出了部署要求。教育部召开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对于进一步推动落实好中央要求、贯彻好去年4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大学相关研究与调研数据来看,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但是,学生在抑郁、焦虑、学业倦怠、网络成瘾、自伤行为等方面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发、多发、低龄化的态势尚未根本扭转。虽然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但工作中还存在方法不科学、专业度不够、人员不足等问题短板,影响了心理健康工作的实际成效。

  就当前的学校教育而言,在预防、识别和早期干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一是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专业能力不足。如有些教师只关注学科教学,缺少对学生心理基本需求的理解,缺少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缺少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恰当关注和支持。二是在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现、识别和早期干预方面缺少科学研究的专业支持。现行的监测工具、监测方式、评价指标、结果应用等还没有统一标准,缺乏对有效的干预方法、干预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三是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性不足。心理健康教师是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力量,其专业水平也极大影响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水平。相关调研结果表明,“心理教师专业训练不足”(57.4%)和“缺乏专业心理教师”(53.7%)是困扰心理健康工作的两个普遍问题。四是师范院校培养适应心理健康工作新要求的心理教师的能力还不足。目前,各师范高校培养出的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当前广泛而紧迫的实际需要。五是适应不同地方具体情况的多样化“家—校—医—社”协同模式还未建立起来。在具体实践中,不同主体间的责任分工、流程衔接、相互协同等还缺少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学校联动家庭、联动医院、联动社会的作用还不够。

  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有以下几条建议:

  第一,提升教师心理健康育人能力,筑牢学生心理健康的“免疫墙”

  心理健康要渗透到学校育人的全过程,以“五育并举”推进心理健康,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体系、育人体系,更好地将心理健康监测纳入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在课堂和德育、体育、美育中舒适身心。建议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完善教师心理健康培训体系,打造适合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课程和资源,增强全体教师读懂学生、理解学生的能力,帮助教师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家校协同中有效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方法。

  第二,加强科学研究,提升早期识别能力,建好早发现、早干预的“阻断墙”

  建议推进心理学与脑科学、教育学、医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有组织科研,加快研制符合当前中国儿童青少年特点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和预警方法。同时,针对抑郁、焦虑、学业倦怠、网络成瘾、自伤行为等突出问题,开展系列专题研究,立足实践验证干预方法效果,提炼形成系统解决方案,为学校和教师提供科学专业的识别、评估、干预工具并提供持续性的研究和策略支持。

  第三,加强心理教研工作和心理教师专业化培训,提升数以万计的在岗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打通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建议深化心理健康教研工作,通过全国或区域研讨、专题培训、课题研究等形式,重点提升心理健康教研员队伍的专业水平,着力培养一批能示范、懂启发、促合作的优秀教研员。另一方面,要强化心理健康教师岗位认同,压实各项支持保障,做好专业培训、经验交流、团队研修等,激发其主动开展创新实践研究,并通过全国案例征集、论坛、研讨、培训等形式推广优秀经验。

  第四,加强相关学科与师范院校能力建设,培养一批专业化的优秀心理健康教师

  建议进一步加强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应用专硕、专博的建设,增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博士点,可针对不同区域需求增设定向名额,大力培养一线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探索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培养的双师制,培养能有效解决一线真问题的科研及应用型人才。

  第五,建立“家—校—医—社”多方协同机制,做好不同类型心理问题学生的分类管理与指导

  心理健康是动态发展的连续体,学生的发展性问题、亚健康问题、障碍类问题会互相转化,不同心理疾病、学习困难、适应不良等问题经常伴随共患。建议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问题学生,厘清不同主体的责任,明确“家—校—医—社”协同机制、流程和相应规范文件,形成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管理闭环。要研究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策略,完善各转化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服务方案,如大中小不同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对应方法、学生休学和复学阶段的管理衔接等。(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董奇)


2023-06-13 2023-06-13

教育部就《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答记者问 

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人就《行动计划》有关内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请问《行动计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逐步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性难题。我国同样也不例外,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已逐渐从成人、职业群体扩展延伸至大中小学生群体,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加强青少年心理教育教育已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合力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近年来,相继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形势下学生突出心理问题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并在2023年重点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专项行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各地和学校积极探索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测评,推进医校协同和家校沟通。但受三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变得越来越凸显,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还有待加强。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研究制定《行动计划》,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统筹各项工作和要素,全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进一步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


二、请简要介绍一下《行动计划》的研制过程?


答:《行动计划》的研制过程本着摸清情况、找准症结、广纳意见、有的放矢、慎重决策的原则进行,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开展调查研究。为全面了解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现状、形势和突出问题,自20218月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与预防调研,以抑郁症、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为主要内容的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影响因素调研,以及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心理健康监测工作,全面调研访谈学生、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校长、学生家长等群体。

(二)研究起草文稿。根据调研情况和各地提出的工作举措、经验做法,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工作举措和保障措施。

(三)组织专家论证。多次召开学生心理健康专题座谈会,邀请卫生健康委、中科院等有关部门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共同研判我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抑郁问题有关情况。听取全国中小学、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专家意见。

(四)广泛征求部门意见。文稿多次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科学技术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意见,在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三、请问《行动计划》提出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在指导思想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政策与制度、学科与人才、技术与环境,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不懈奋斗、荣辱不惊、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基本原则上。一是坚持全面发展。完善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坚持学习知识与提高全面素质相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坚持健康第一。把健康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与解决学生成才发展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心理健康工作质量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办学治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三是坚持提升能力。统筹教师、教材、课程、学科、专业等建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设,全方位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问题预防和监测机制,主动干预,增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坚持系统治理。健全多部门联动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聚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补短板、强弱项,系统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在工作目标上,到2025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达到9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比例达到60%。上述两个目标的确定,充分参照当下工作现状,充分考虑了在更加有力工作措施下的前景。据测算,两个目标可以如期实现。

四、请问《行动计划》如何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答:《行动计划》提出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一是以德育心,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德育思政工作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各环节,纳入三全育人大格局。二是以智慧心,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注重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三是以体强心,发挥体育调节情绪、疏解压力作用,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支持学校全覆盖、高质量开展体育课后服务。四是以美润心,发挥美育丰富精神、温润心灵作用,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广泛开展普及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美育实践活动。五是以劳健心,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品质。

五、请问《行动计划》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一是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中小学校要结合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通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原则上应设置2个学分(32—36学时),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更多样、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选修课。托幼机构应遵循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创设活动场景,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二是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求助意识,学会理性面对困难和挫折,增强心理健康素质。三是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编写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读本,向家长、校长、班主任和辅导员等群体提供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操作指南等心理健康服务包。依托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中考和高考等重要活动和时间节点,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等作用,增强同伴支持。

六、请问《行动计划》对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提出了哪些途径?


答:《行动计划》提出,将组织研制符合中国儿童青少年特点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规范量表选用、监测实施和结果运用。组建面向大中小学的国家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监测专业机构,构建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县级教育部门要组织区域内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测评,用好开学重要时段,每学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等学生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指导学校科学规范运用测评结果,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高校每年应在新生入校后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测评,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合理增加测评频次和范围,科学分析、合理应用测评结果,分类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七、请问《行动计划》对完善心理预警干预提出了哪些办法?


答:一是健全预警体系。县级教育部门要依托有关单位建设区域性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规范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定期面向区域内中小学提供业务指导、技能培训。中小学校要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开展预警和干预工作。鼓励高中、高校班级探索设置心理委员。高校要强化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络,辅导员、班主任定期走访学生宿舍,院系定期研判学生心理状况。二是优化协作机制。指导学校与家庭、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建立健全协同机制,加强物防、技防建设,及早发现学生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畅通预防转介干预就医通道,及时转介、诊断、治疗。健全精神或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复学机制。


八、请问《行动计划》对心理人才队伍建设有何举措?

 

答:一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心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加强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等相关学科专业和心理学类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二是配齐心理健康教师。高校按师生比例不低于1:4000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且每校至少配备2名。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鼓励配备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研制度,县级教研机构配备心理教研员。三是畅通教师发展渠道。组织研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形成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称制度相互衔接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体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可纳入思政、德育教师系列或单独评审。定期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持社会力量、专业医疗机构参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行动,用好家校社协同心理关爱平台,推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资源开发和培训,提升教师发现并有效处置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九、请问《行动计划》对开展心理健康研究有哪些考虑?

 

答:《行动计划》提出,针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汇聚心理科学、脑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资源,支持全国和地方相关重点实验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基础性、前沿性和国际性研究。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等设置学生心理健康实验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研究。鼓励支持将心理健康科研成果应用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等领域。

十、请问《行动计划》对优化社会心理服务做了哪些部署?

 

答:一是提升社会心理服务能力。加强儿童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心理咨询及专科门诊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标准规范,加强综合监管。协同搭建社区心理服务平台,支持专业社工、志愿者等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向儿童青少年广泛宣传热线电话,鼓励有需要时拨打求助。二是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组织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树立科学养育观念。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每年面向家长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指导推动地方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中心建设,拓展服务内容,增强服务能力。推动建立集取证、心理疏导、身体检查等功能于一体的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区,在涉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中全面推行督促监护令,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组织发挥广大五老优势作用,推动五老工作室建设,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十一、请问《行动计划》从哪些方面推动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环境?


答:一是规范开展科普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和渠道,广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预防心理问题科普,推广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经验做法。二是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及时发现、清理、查处与学生有关的非法有害信息及出版物,重点清查问题较多的网络游戏、直播、短视频等,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全面治理校园及周边、网络平台等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危害身心健康的食品、玩具等。

十二、请问如何做好《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


答: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纳入学校改革发展整体规划,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和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成立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二是落实经费投入。加大统筹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经费保障。学校应将所需经费纳入预算,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需要。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三是培育推广经验。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交流,遴选优秀案例。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创新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模式,探索积累经验,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2021-05-27 2021-05-27

我们是如何参与到了集体的偏执中? 

我们是如何参与到了集体的偏执中?|鲁伊基·肇嘉

本文整理自Luigi Zoja教授几年前在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所做专题讲座:“偏执与妄想:如何面对内心的小‘希特勒’”;经作者授权刊出。

大家好!今天要讲的是在心理病理、心理疾病当中一个很特别、很独特的问题:“偏执狂——疯狂及其历史”。


图片


我在这个世纪初的时候住在纽约,大家都知道,在2001年9月11日发生了“911”事件。如果大家熟悉“偏执”这个词语及其背后的含义,那么应该知道恐怖主义所引发的和他们内在的这样一种恐惧、一种偏执是具有传染性的,所以事件发生后,美国人变得非常偏执,媒体的报道也开始变得有一些偏执,甚至有一些我的同事,他们也都是荣格分析师,也变得偏执起来。


在这样一种偏执情绪下,人们开始相信谣言,而不是事实。


图片


一个人如果告诉我他有近视,那么我会想办法去帮助他,但我不会因此也患上近视;同样,如果我告诉你我有抑郁,你也不会因此变得和我一样抑郁。但是偏执是不一样的,它具有传染性,比如说我有妄想和偏执的意念,告诉你之后你也会变得偏执。


一般的心理疾病只会对个人产生影响,而偏执则会影响整个集体,感染到整个社会,所以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我试图从一种历史学或心理疾病的角度去研究偏执,发现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德国人在一战之后的表现。德国在一战的时候战败了,但是当时还是在国外,并没有像其它战争中的国家军队那样,战败之后回到自己的领土。一战之后,德国人认为他们的失败是由于阴谋造成的,这种情况对于偏执来说非常困难,因为这样的谣言是无法被确认的。


当时,德国的军队面临三个与战争有关的因素:一是美国投入到战争中;二是德国的联盟瓦解了;三是英国阻断了海上的交通与往来,导致德国无法获得补给,军队对统治者说:“我们坚持不了一个月了”。这个时候,一些别有用心的政治家就利用这种氛围制造谣言,说这是由犹太人的阴谋造成的。


图片


在这里,大家能看到个体的妄想集体的妄想是有区别的,比如,昨天我们督导的个案的妄想是个人层面的,但是在一种集体或者整体的不安全感等特定氛围中就会变成集体的妄想。


在战争后,德国面临着巨额的军事赔偿,赔偿几乎是整个国家生产总值的百分之百,之后民众就产生了巨大的整体性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就像是去饭店点餐的时候,在没有吃饭之前就要付款,但因为通货膨胀,你不确定吃完饭之后你要付多少钱。


虽然说希特勒的这些看法是很不合理的,但是民众在偏执和妄想的影响下,他们需要的不是事实,而是能帮助他们摆脱当下困境的意念。


图片


大家可能会熟悉,在一些中国神话中也有类似的意识,尤其是史前意识,这样的意识其实是深植于我们内心的,这些意识虽然不是遵循理性的,但是它能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内在的功能。


在这一系列的史前意识当中,尤其是跨文化的普适的意识形式中,有一种仪式从原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即使那个时候人们还没有文字,那就是替罪羊仪式


当时的人主要是依靠农业和牧业生存,依靠农业的人可能会在某一年遇到天灾,收成欠佳;一个人去打渔,但是总打不到鱼……


那个时代是没有科学的,无法解释这样的问题,于是,人们会试图用一种黑魔法去解决问题:


人们往往会找到一个人或者一个动物为这种灾难负责,这个动物或者人可能会被驱逐,也可能会被杀死,通常会是山羊,因为山羊的犄角很像神话中的魔鬼。


原始人通过举行这样的仪式,来获得心理安慰,虽然它不具有科学性。


图片

埃及一座距今4400年的墓穴内的壁画|来源:ABC


在替罪羊的仪式中,

有两个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它找到一个阴影,通过这样的仪式祛除了这个阴影,集体的压力减轻了,集体重新变得团结;


第二,如果大家怀疑在集体中存在恶魔的替身,大家便会互相怀疑,造成不信任感,而替罪羊的出现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这两种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社会,这种仪式也会出现。希特勒宣扬他的信念过程时也是完成了替罪羊仪式。


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的表现就是这样的过程:首先找到犹太人作为替罪羊,然后希特勒通过投射的机制,通过分裂的方法,把恶投射在犹太人身上,而自己是完美的。


图片


回到偏执的主题,总结两点:


1.偏执是集体的问题,而不是个体的问题,并且反映在历史当中,因为历史本身就是疯狂的、邪恶的,所以才会存在偏执;

2.偏执不仅仅是医学上、临床上的问题,更是一个道德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恶,我们每个人都有恶的一面。


刚才我们提到的希特勒,可能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他痛恨别人、反对别人,偏执是一种反心理学的机制,因为它总是将内在的恶投射在外部。而心理学要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外部的问题,还有内部的问题,偏执不会让我们看到自己内在的恶,而是将这个过程简化为将所有的恶投射在外面。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有一个很有趣的发现,那就是偏执会提高人的社会地位,而像抑郁之类的心理疾病则会影响到人的社会地位。


图片

我的一位意大利同事写过一本关于“宗教的启示与偏执的关系”的书,发现神圣感的获得,在某种程度上与偏执心理的过程有相同的形式。在精神科的研究中也观察到了极端的偏执人格的精神结构,发现他们偏执的意念非常深刻,已经成为他们所有意念和想法的奠基石,这样的偏执类似于宗教信仰的虔诚。


希特勒曾经在自己的书中激情高昂地描述了自己痛恨犹太人的理论,这些理论来自于他的幻觉,他看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犹太人,便认定这个人是与他不同的人,他是一个别人,通过这样的方式便形成了他痛恨犹太人的理论。


希特勒痛恨犹太人的想法已经成为了他人格的奠基石,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样偏执的想法是非常深刻的。当这样的意念已经根深蒂固的时候是不可以被商讨的,而且在整个社会体系当中,新闻的传播会帮助这种错误的信念进一步传播。


图片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偏执如何影响我们的集体,尤其是在社会不稳定的情况下。比如,在战争期间,这样的偏执就成为了战争的规则,因为所有的信息都来自官方或军方,我们独自不能获得信息。在这样的主导下,人们便会出现偏执的意念,比如你的邻居或者邻国便会因此成为你的敌人,这是一种极端的简化。


欧洲哲学中有一个关于疯狂的力量的论述:当两种文化或两种人群对峙的时候,出现第一个死亡的人的这一时刻是很重要的,当一个人被杀之后,杀人的合理性就会得到确认,会传播到其它的杀戮行为当中,这些杀戮行为也会被合理化。


在神话当中也能看到类似的例子,特洛伊与希腊发生了战争,持续十年,在第九年的时候,有两个人开始思考这样互相杀戮到底是为什么,觉得战争没有必要,就结束了战争。可是,后来一个弓箭手杀掉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战争再次爆发。


我们可以看到,在群体当中,偏执是非常容易被引发的,局势本来是平衡的,突然失去了平衡,这种时刻就很难再恢复平衡了。


图片


往往在集体偏执的引发与终结的过程中,信息传播的渠道是很关键的,它既能够帮助我们终结偏执,也能帮助社会去传播偏执。当集体的偏执发生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批判精神。


在西方有一个很重要的时间点——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用印刷术去传播各种各样的信息,这可能是西方最重要的一次革命,信息以一种简单的方式传播。


上个世纪初,信息通过纸质的媒介来传播,后来又出现了其它的传播方式,可以看到媒体是如何从个人化的媒体变成大众的媒体。


通过简单的媒体,信息传播的范围较小,而当更高级的信息传播方式出现后,信息被很多人接收到,信息在转变为大众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地被简单化。


图片


19世纪,美国开始出现大范围传播的书籍与报纸,报纸的印刷变得简单,信息越来越简化,标题越来越简短,最直接的简化方法就是在标题中写下人的名字和事件。替罪羊仪式出现了,助长了偏执想法的蔓延——读者是无辜的,而报纸上出现的人要负责。


以欧洲为代表,在上个世纪的上半叶曾经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在那个时代,偏执的意念是非常坚定的,我称它为“硬偏执”时代,上个世纪的后半叶我称它为“软偏执”时代。偏执仍然存在,表现在报纸以一种夸张的方式报道犯罪,让很多人认为自己是好人,其他人是坏蛋。


图片


今天的伊斯兰恐怖主义,在欧洲已经杀死了200个人,也许这个数字在人们看来是非常多的,但事实上还不如欧洲一个星期交通事故死亡的人多。人们注意到恐怖主义,因为这种犯罪是可以被偏执化的,能指出罪犯在哪里,而我们是无辜的。


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和污染问题使更多人受到了威胁,却没有受到媒体大量的报道,因为这是更复杂的问题,是难以变得偏执的一个问题,也很难为这两个问题轻易找到替罪羊,几乎每个人都在使用汽车,每个人自身都需要为这两个问题负责。


注:文章转自公众号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


2021-03-18 2021-03-18

蓝皮书报告 |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现状》: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掌握不足,心理健康技能运用需提高,家庭环境影响明显 

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健康发展,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青少年群体在学习、适应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增大,呈现出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和心理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的趋势。
为改善这一状况,心理健康领域内的学者们建议从提升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素养入手。心理健康素养是指人们综合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和态度, 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我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二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书中专题报告了《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现状》,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改善国民心理健康水平,首先应该从孩子抓起,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对于国民整体的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更为紧迫,更具有长远意义。微信图片_20210318133736.jpg


2020年4月至8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与发展中心对山东、河北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3万名10-19岁的青少年开展了一次心理健康素养调查研究。重点考察了心理疾病的预防、心理疾病的识别、心理疾病的干预与治疗、家庭教育与保护、自杀预防5个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识,人际支持、认知重评和转移注意3种情绪调节技能,以及心理健康的意识和专业心理求助的态度。
从报告的总体来看,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稳中有升。总达标率为14.24%(2018年全国居民调查基线水平约为10%),其中,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和意识的达标率分别为20.4%、65.6%和92.3%。
结果表明,大多数青少年心理健康意识较好,能够重视心理健康,也初步具备了心理健康知识基础,平均能够对60%以上的心理健康知识做出正确回答。60%以上青少年能够初步使用一种情绪调节技能。当自己出现心理问题时,30%以上青少年肯定会找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当家人或朋友出现心理问题时,50%以上青少年肯定会找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这些均表明,我国青少年具有一定水平的心理健康素养。
但是,报告中的研究结果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启示我们在将来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中予以关注。


1
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是制约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的短板



报告中指出,青少年对一部分心理健康知识题目的正确作答率很低。
例如,题目“抑郁症服药好转后,可以自己一边逐渐减少药量一边观察”,作答正确的人数不足四分之一,这会对青少年的心理疾病治疗产生负面影响。
再例如,题目“决定了要自杀的人是不会告诉别人的”的作答有近80%的人群都没有掌握。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自杀想法的人在自杀行为实施之前,几乎都经历过挣扎、犹豫、求救、失望,会有一些预警或求救信号,这是发现和预防自杀行为的机会。当人们不了解这一知识时,就可能会忽略身边人发出的预警或求救信号,从而错失挽救生命的机会。
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结构的不平衡性,提示我们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科学普及的重要性,而且要针对青少年所面临的各种心理健康风险问题,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知识普及。



2
青少年心理健康技能的学习与运用值得关注



报告中指出,虽然半数以上青少年掌握一种以上基本情绪调节方法,但是更倾向于运用转移注意来解决困境。尽管人们对某件事情过分焦虑时,把注意力转移到令人放松的事情上可以有效缓解负性情绪,但是,这种方法适应的情境是有限的、暂时的,单一运用这种方法,并不利于真正克服焦虑。
相对而言,认知重评和人际支持是更有效和更持久的情绪调节方法,然而,青少年们却运用相对不足。
这启示我们,向青少年传授更多的预防与缓解情绪问题的技能,并加强在日常学习生活的实践运用,也许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更为根本与长远的工作。



3
高年级阶段青少年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亟待重视



报告中指出,随着青少年年龄、年级的提高,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逐渐变得消极,高中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显著比初中生和小学生更消极。同时发现,青少年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受抑郁的负性影响最大。
这一发现警示我们: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等很大的学业压力,是抑郁情绪等心理问题的高发期,这也可能导致他们求助态度更加消极。这种负性循环,将会加大青少年心理问题恶化、无法及时干预和治疗的风险。
对此,一方面社会、学校和家庭应更为积极主动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主动地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主动地消解他们的认识误区和困扰,主动地帮助他们及早发现、识别和干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提示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要从低年级抓起,孩子们遇有心理问题时,越早向专业人员求助,越容易生成这种有效解决心理困扰的经验,到了高年级也会更愿意以专业求助的方式解决问题。



4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不容忽视



报告中指出,无论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知识,还是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都受到家庭因素的重要影响。父母的文化程度越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越低。青少年在遇有自己、家人或朋友出现心理问题时,是否愿意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受经济状况、父母之间关系影响很大。经济状况差,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青少年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也更消极。
这些发现进一步提示我们,在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的同时,还要关注青少年所处的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社会环境的多重影响作用。提升孩子的心理健康素养,作为父母还要从改善夫妻关系、家庭环境等方面做起。


相关链接:
1.《心理健康蓝皮书》发布会成功举办
2. 图解 | 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3. 蓝皮书总报告 |《2020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现状、趋势与服务需求》:意识增强,表现乐观,需求多重,但地区和人群差异明显
4. 蓝皮书报告 | 《2019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不同年龄不同职称存在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多样
5. 蓝皮书报告 | 《2020年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工作-家庭冲突影响工作倦怠
6.蓝皮书报告 | 《2009年和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际演变》:稳中有降,抑郁检出率平稳,九成孩子睡眠不足
7.蓝皮书报告 |《2020年广东地区产业工人心理健康与生活满意度调查》:整体状况良好,关注自我调节、教育孩子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知识
8.蓝皮书报告 |《2020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需求》:心理健康意识较强,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技能,但仍有待提高


想咨询 约客服 找专家